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助記詞的核心功能。助記詞是通過一種標準化的方式來生成錢包的私鑰,用戶可以使用這些單詞來恢復他們的加密貨幣錢包。最常見的助記詞標準是BIP-39(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 39),它規定了將私鑰信息轉化為一組易記單詞的方式。通過BIP-39標準,助記詞通常由12個、18個或24個單詞組成。
12個單詞的助記詞被認為是最常見和最簡潔的格式。它能夠提供足夠的安全性,且容易記憶。BIP-39的標準規定,12個單詞的助記詞能夠生成128位的熵(entropy),這個熵值決定了助記詞的安全性。128位熵意味著有340萬億的可能組合,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,幾乎無法通過暴力破解方式猜測出來。因此,12個單詞的助記詞在現實使用中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性,同時也不會讓用戶覺得太過復雜。
對于大多數個人用戶來說,12個單詞的助記詞已經足夠保護他們的加密資產,既保證了安全性,又不會讓記憶變得過于困難。尤其對于那些不太熟悉技術的人來說,12個單詞的格式具有較高的可接受度。
與12個單詞相比,24個單詞的助記詞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。24個單詞的助記詞能夠生成更高的熵值——256位熵。這意味著,24個單詞的助記詞組合數量要比12個多得多,從而大大增加了暴力破解的難度。理論上,24個單詞的組合有2的256次方的可能性,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的計算能力。
那么,為什么不所有錢包都使用24個單詞呢?答案在于安全與便利之間的平衡。雖然24個單詞能夠提供更高的安全性,但它也帶來了記憶的挑戰,尤其是對于普通用戶來說,記住24個單詞會比12個單詞困難得多。因此,只有那些對安全要求極高,或者持有大量資產的用戶,才會選擇使用24個單詞的助記詞。
優勢:
更高的安全性:256位熵確保了助記詞組合的極高復雜度,幾乎無法通過暴力破解獲得。
更適合大額資產的保護:對于那些管理著大額加密貨幣資產的用戶,24個單詞提供了更高的保障。
劣勢:
記憶難度增加:24個單詞遠比12個單詞更難記住,即使是有些技術熟練的用戶,也可能因為分心或疏忽而忘記某些單詞,導致無法恢復錢包。
恢復過程更加繁瑣:如果需要恢復錢包,用戶需要依賴更多的單詞,恢復時間會相應增加,且可能因為單詞數量較多而導致丟失或錯寫單詞的風險。
那么,用戶到底應該選擇12個還是24個助記詞呢?這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:
資產的數量:如果你持有的加密資產較少,選擇12個單詞的助記詞就足夠了。對于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,12個單詞已經可以提供足夠的安全性。
風險承受能力:如果你有更高的風險意識,或者你在管理大額的加密資產,選擇24個單詞將提供更高的保障。
恢復的便利性:如果你希望能在恢復過程中不被過多干擾,選擇12個單詞的助記詞可能更合適,因為它較短,記憶起來也更方便。
無論是12個單詞還是24個單詞的助記詞,都有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。例如,如果這些單詞被他人獲取,他們就能恢復你的錢包,盜取你的加密資產。因此,用戶需要妥善保管助記詞,并確保它們不會被第三方輕易獲得。
存儲方式:助記詞應保存在安全的地方,比如防火防水的金屬卡片上,避免紙質存儲容易受到損壞。
分散存儲:不要將助記詞存儲在同一個地方,可以選擇分散存儲,如一部分存放在家里,另一部分放在銀行保險箱中。
除了助記詞本身,一些加密錢包還支持其他形式的備份。例如,一些硬件錢包提供了加密備份文件,允許用戶將備份文件保存在USB驅動器或其他設備中。這種方式雖然提供了便利性,但也可能存在被盜或丟失的風險。因此,即便有了備份,助記詞依然是最重要的恢復方式。
在選擇12個還是24個助記詞時,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資產規模、對安全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記憶能力來做出決策。12個單詞的助記詞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足夠安全,而24個單詞則提供了更高的保障。無論選擇哪種方式,用戶都需要保持警惕,確保助記詞的安全存儲,以免遭遇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