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現代金融市場中,貸款中介公司作為一種連接借款人與貸款機構的橋梁,為很多需要資金的個人或企業(yè)提供服務。然而,行業(yè)中存在著一些不法中介利用借款人急切的資金需求,設計出各種誘人卻充滿風險的套路和騙局。本文將深入剖析貸款中介公司的常見陷阱,幫助消費者明辨真?zhèn)危婪讹L險。
1. 虛假承諾低利率和高額度 貸款中介常以“超低利率”和“超高額度”為誘餌,吸引借款人,但實際操作中往往附加諸多隱性費用或條件,使得實際貸款成本遠高于最初承諾。重要提示:在面對此類宣傳時,務必保持清醒頭腦,仔細詢問并確認所有費用明細,以防落入利率陷阱。
2. 預收高額服務費 一些中介公司在貸款發(fā)放前就要求客戶支付一筆高額的服務費,聲稱這是代辦貸款的手續(xù)費、咨詢費或包裝費。然而,付款后中介卻無法兌現承諾,甚至消失不見。重點警示:任何合法的貸款服務都不應預先收取大部分或全部費用,只有在貸款成功發(fā)放后才應該支付合理的服務費。
3. 修改或偽造資料 不法中介可能誘導甚至直接幫借款人修改或偽造收入證明、銀行流水等貸款所需資料,以便通過貸款審批。這種行為不僅違法,還可能給借款人帶來巨大法律風險,一旦被貸款機構發(fā)現,將導致貸款被取消,甚至被列入黑名單。
4. 轉嫁風險,增加隱形條款 中介可能與借款人簽訂含有隱性風險轉移條款的合同,一旦貸款出現問題,如逾期還款或貸款未批,中介卻將責任推給借款人,甚至借此索取額外賠償。建議:在簽署任何貸款協(xié)議之前,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,不明白的地方要請教專業(yè)人士,確保自己權益不受侵害。
5. 未經同意捆綁銷售 部分中介在辦理貸款過程中,強行捆綁銷售其他金融產品,如保險、理財產品等,無形中提高了貸款成本。在此提醒:對于非自愿購買的商品或服務,有權拒絕并投訴,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6. “黑戶”洗白,清除不良記錄 部分中介聲稱能幫助信用不良的“黑戶”清除不良信用記錄,實際上,這種操作既不合法也無法實現。重要聲明:信用記錄是由國家征信系統(tǒng)統(tǒng)一管理和記錄,除特殊情況下的修正外,任何人都無法擅自刪除或修改。
綜上所述,貸款中介公司的套路和騙局多樣,借款人務必擦亮眼睛,選擇正規(guī)、有良好信譽的中介服務,同時加強對金融知識的學習,增強自我保護意識,遇到疑問時主動咨詢專業(yè)人士,避免上當受騙。